近期,我院关节外科接连收治两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再因摔倒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高龄患

术前DR片 (86岁钟阿婆)
患者钟阿婆今年86岁,2年前因左侧股骨头坏死在我院做过“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今年1月初在家意外摔倒,臀部着地,当即不能站立,入院查体确诊:左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伴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

术前DR片(69岁张阿姨)
无独有偶,现年69岁的张阿姨,2年前在当地医院置换左侧髋关节,近日因在家踩滑摔倒致左大腿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入院诊断:左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骨质疏松。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往往高龄、基础疾病多、骨折复杂,因而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也高!”关节外科颜约军副主任介绍,入院后查房,确定两位老人手术指征明显,经过与家属沟通,邀请内科、影像、麻醉等开展MDT会诊,并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经过周密的治疗方案设计与充分的手术准备,手术如期进行。
手术团队在医疗院长兼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主任付昆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由关节外科颜约军副主任亲自主刀,牛通、游满东、陈晓渴等担任助手,成功为两位高龄老人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翻修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短,假体翻修后稳定性高,骨折对位固定好。术后,患者在骨科加速康复病房的管理下,第二天就扶助行器下地行走,现已出院。

术后DR片(86岁钟阿婆)

术后DR片(69岁张阿姨)
“老人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而且死亡率比较高!”颜约军副主任解释,随着年龄增长,骨与关节逐渐退变,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故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滑倒便足以导致髋部骨折。
颜约军介绍,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忍受骨折的疼痛,面对各种并发症可能失去再次下床行走的机会,甚至随时死亡。“相关统计,约50%的老年髋部骨折可在发病后一年内死亡!”他说。
“手术治疗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治疗髋部骨折的最佳方法,能够明显加快康复,缩短病程,减少卧床时间,降低因髋部骨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颜约军表示,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进步,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都能得到手术救治,提高骨折后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颜约军 个人简介

1989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医学部,在二甲公立医院从事骨科临床教学35年。1994年晋升外科主治医师。1997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科进修学习一年。师从王书成教授及林明侠教授。2001年晋升骨科副主任医师、历任海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关节外科分会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
擅长:各种类型的骨及软组织损伤、骨病、髋关节置换等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老人骨折多由跌倒引起,预防老年人跌倒和骨质疏松是减少老人骨折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人。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外出活动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家里有高龄老人的要格外注意,尤其海南最近的“回南天”,独自在家或出门都有极大风险!

推荐新闻
-
首例!我院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喜讯!我院付昆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
-
大咖加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刘少喻教授 11月6日 出诊我院名医工作室
-
出诊预告 | 11月专家门诊/普通门诊 出诊时间表 请收藏!
-
举国欢腾庆国庆 万家团圆迎中秋--海南中德骨科医院祝您双节快乐!
-
生命奇迹:多学科协作 六次手术助重伤工人重获行走新生
-
争分夺秒保肢体 妙手仁心创奇迹——我院创伤手外科成功救治两例延误治疗严重创伤患者
-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不用一直忍忍忍~【疼痛科】帮你解忧愁!
-
冬病夏治“三伏贴” ——调理全年好身体! 赶紧约起来~
-
海南中德骨科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示